近年来,博物馆发展备受关注,但博物馆设计与施工衔接问题突出,如何提高展陈质量,发挥教育职能,更多地吸引观众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心。设计好也需要高质量施工做保障,展览中任何环节僻陋都将影响展示效果。
长期以来,陈列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过去在博物馆实际工作中,往往将他们视为“两张不衔接的皮”,内容设计只顾着编写类似教科书式的陈列脚本,完全不考虑形式设计与后期施工,撰写脚本只适于内容表现,某些内容表现让形式设计师无法适从。
当然每个内容设计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主导,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指挥感,并强烈要求:
形式设计要配合好自己工作,要符合内容设计要求,也希望形式设计能理解和熟悉内容,掌握好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
表现为在工作中,经常指手画脚地干扰形式设计工作,有的甚至充当形式设计,把内容的工作伸向了形式设计领域。
还有的内容设计过于追求脚本逻辑关系,在内容方案缺少文物信息支撑下,一味强调内容表达逻辑关系,在没有史料文物佐证的情况下,让形式设计利用科技手段造假景来表达内容,在大量利用假道具后,就会很容易造成形式缺少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现象突出。
另外,博物馆形式设计工作者经常身兼数职,工作负荷现象普遍,尤其中小博物馆突出。他们往往在人员编制上较少,不仅工资待遇差,而且工作任务没有明确分工。有时,一个人顶多个人工作,除了要完成形式设计以外,还要承担制作与施工。
不仅如此,还将他们藐视为“美工”,兼着木工、裱糊工、漆工等多个职能为一身,有时还会跑外勤,做采购材料等工作。到后期施工布展时,这些“美工”还要担着文物标本制作和陈列设备搬运工,让他们普遍在工作中怨声载道或人才流失。
另外,形式设计工作长期处在突击状态,他们也很难有精力认真研读脚本就开展工作,像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像:
展陈照明、文物保护等业务,很多形式设计也缺少必要基础知识,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是很容易发生事故,导致不必要文物损伤事件屡屡发生。由于他们没有充足时间做准备,也会对内容理解发生偏颇,最后造成设计出的展览与内容脱节。这些皆是博物馆内容与形式配合上的弊端问题,在各级各类博物馆中屡见不鲜。
过去,尤其在党史展中,长期受过“左”的思想影响,在工作中,特别强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服从内容的需要。
直到1985年文化部召开 “正确对待文艺与政治之关系”的讨论,“长时间文艺从属于政治形成了一种固定观念”,以阶级斗争为纲,“更把文艺等同于政治,完全用政治标准要求文艺,把文艺当作政治图解,严重妨碍了文艺的发展”。这次会议否定了文艺要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是一次工作思想的大解放,是清除博物馆 极“左”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3]。
近些年,我国博物馆又发生另一怪现象,就是“重形式轻内容”。尤其近些年越来越多博物馆,倾向于利用社会招投标方式来做形式设计,资金和人力都投入在形式设计上,令人炫目的高科技的运用和具有吸引人眼球的场景化设计,让很多形式设计单位中标。
由于外援力量与公司化行为,讲究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程式化设计手法会屡屡中标,也使很多国内博物馆设计特色风格雷同。
对内容理解和把握也容易发生偏颇,或任意夸大视觉效果,将某些历史史实进行了歪曲,再现了犹如电视剧 “戏说”一样的历史故事,错误地误导广大观众,林林总总事件屡有发生。内容与形式配合问题,一直在阻碍着我们博物馆事业的发展[4]。
内容与形式在本质上,理应是相互依存的统一关系。从陈列概念上,也包涵内容与形式配合问题:
内容是一个在设计上具有逻辑思维的产物,形式是一个形象设计思维的体现,内容设计要借助于形式设计来表现,形式设计也要依从于内容设计而存活,没有内容就谈不上形式,没有形式,内容也无实体的依托,它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不能任意地割裂对待,更不能厚此薄彼。
博物馆中的文物是要摆出来供观众欣赏的,而文物普遍具有三重属性,
一种是外在的形式:颜色、大小、尺寸、形状,这些一看就明白;
二是自然属性,而自然属性是看不到的,比如:它的比重、质地、成份,还有化学成份,受力结构等,很多内在的东西,皆是自然属性。
另外一个就是文物的社会属性,比如说: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红旗,红旗是它的自然属性,但是毛主席亲自升起是一个社会属性,李志成穿的战袍也是社会属性。还比如某个瓷器,它是官窑还是民窑,是其社会属性,至于这个瓷器形状和颜色是其自然属性。
这些都需要形式设计把内容中所反映的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清楚,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文物之间的社会属性,只有把这些内在联系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形式设计上更深层次的艺术设计。
内容与形式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形式设计的特征,即内容与形式设计既相对独立,又要相互关联。相对独立,是说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容要求和工作程序。而相互关联,是二者在设计上又无法断然分开,做内容设计还要顾及形式的表达,做形式设计也要顾及内容的逻辑构思。只有把握好二者之间关系,设计的“真功夫”也就体现在艺术的外在表现上了。
老一辈专家周士琦先生就不赞同内容决定形式论调,他一直倡导“做博物馆设计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形式设计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对文物按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组合,还要从形式设计上对内容进行深化设计与艺术提炼。他认为内容决定不了形式”。
目前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已经被理论界所公认,希望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建立起:内容与形式设计密切协作的平等关系,而不是谁服从谁的不合理机制,才能有益于博物馆陈列设计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