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建筑,最初都是实用的。它的美学意义是附加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实用性和美学之外,它还会产生第三种意义,那就是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符号。”
项目背景
项目地处蔡元培先生故乡——文化之城绍兴。在古城保护的大背景下,迅猛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绍兴古城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本项目意在绍兴古城中筑起一座承载多重功能的、与古城大环境共融的文化场所。
△ 蔡元培纪念馆鸟瞰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概念产生
蔡元培是反封建时代杰出的教育家, 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对反封建、接纳新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蔡元培纪念馆的设计思想正是受到该理念的启迪。我们要做活的建筑,既应有“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又该有相应的时代活力,且能够“兼收并蓄”,能够协调周围的环境和多种社会功能。
△ 蔡元培先生
△ 入口广场手绘图 ©胡慧峰
场地概况
为充分弘扬蔡元培思想精神,增强该历史片区的文化氛围,蔡元培纪念馆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位于绍兴市解放路与大运河景观带的交界处,在现有蔡元培故居的西侧,是书圣故里景区的核心地带。
△ 基地
设计在保留原有纪念广场功能和轴线的基础上,重构了空间形式与框架。拆除体量过大的医院,将基地西侧的孑民电影院改造为市民剧场。同时,保留蔡元培故居及广场的主体部分作为公共集会空间,并植入纪念馆、研究中心、活动中心等功能。整个场地在纪念馆的统领下,各部分公共职能集中且颇具关联性,成为北入口片区的活力中心。
△ 基地及其周边环境分析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流线导引
设计强调整体的轴线关系,各部分功能沿一条T型街道展开,游客能根据“广场——纪念馆——故居——古城北入口”的串联式流线参观。此外,纪念广场还设置了蔡先生的雕塑、景墙及浅水池,形成引导性与仪式感。
△ 设计草图 ©胡慧峰
纪念馆入口运用了传统建筑中“照壁”的元素。人们在进入时会首先看到建筑标识,转而进入建筑主体。通过“围院”与“造景”的手法,游客在观展结束后可对望蔡元培故居。建筑还以故居西侧墙体为背景,形成“以墙为纸,以石为绘”的景观。
△ 蔡元培纪念馆入口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 整体体块概念生成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功能布局
对于场地功能的设计改造,我们对保留的孑民电影院进行功能升级、影院空间重新划分,并减少了剧场面积,融入报告厅、展厅等内容。研究会则融入了书吧、研讨、交流等功能,赋予了纪念馆更多社会性与开放性。
△ 功能配比分析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 剖面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在整体空间布局上,改造后的孑民电影院、新建的纪念馆与保留的蔡元培故居这三处建筑产生关联并相互补充。随着观览的递进,大小院落渐进渐出,体现出建筑的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同时,在新建纪念馆的西、北两侧,设计师合理控制了建筑高度与体量关系,使得传统里弄尺度与街巷活力再现。
△ 再现传统街巷的尺度,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 纪念馆爆炸分析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建筑材质
纪念馆展厅内墙体的主要材料为清水混凝土,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悬浮起二层的展览空间。朴素、极简的清水混凝土墙作为背景,在这种氛围下,每个展品都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主体魅力。
△ 从展厅观望蔡元培故居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纪念馆与故居交界空间的馆侧立面使用单向透视玻璃(一种对可见光具有极高反射比的玻璃),这种材质处理使得旧建筑能够映射在新建筑上,产生新与旧的对话。整体设计通过清水混凝土墙、互动墙、透视玻璃、双层幕墙等为游客创造出更具观赏性、互动性的观览空间。
△ 纪念馆入口广场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 蔡元培纪念广场与其保留街区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项目试图通过保留历史、映射传统,并借助现代构造技术,演绎蔡元培思想的精神启迪,即“诠释传统,重构当下”的建构理念与思想。
△ 鸟瞰效果图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蔡元培纪念馆
项目地址:浙江,绍兴
项目状态:在建
基地面积:12174平方米
建筑面积:15019平方米
业主:绍兴市商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主创建筑师:胡慧峰
设计团队:章晨帆、朱金运、蒋思成(实习)、刘紫乔(实习)
声明:图文素材源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本资料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感谢您的关注!